政策精准扶持,夯实发展基础

菏泽市立足个体工商户实际需求,构建“减负+赋能”双轨政策体系。2025年,全市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超2.3亿元,并通过租金补贴、社保缓缴等政策覆盖3.8万户经营主体。例如,针对餐饮、零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,推出“一户一策”帮扶计划,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末端。

菏泽建立“个体工商户服务联盟”,整合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等12个部门资源,提供政策咨询、法律维权等集成服务。据市市场监管局数据,该平台上线后,个体工商户办事平均耗时缩短62%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明指出:“菏泽模式通过政策靶向性和协同性创新,为小微主体创造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。”

服务模式创新,提升办事效能

菏泽在全国首创“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链”,将证照办理、知识产权保护等38项服务整合为“一件事”办理。通过“菏泽商事通”线上平台,经营者可在线完成90%的政务服务事项,材料提交量减少45%。牡丹区某文具店老板王女士表示:“现在开分店的手续三天就能办完,过去至少要跑半个月。”

线下服务网络同步完善,全市建成147个“15分钟政务服务圈”站点,配备智能终端设备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。市行政审批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网办率达98.6%,较2025年提升56个百分点。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,有效破解了传统政务服务时空限制的难题。

金融普惠助力,破解资金瓶颈

针对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,菏泽构建“政府+银行+担保”联动机制。市财政设立2亿元风险补偿基金,引导金融机构开发“个体快贷”“商户信用贷”等专属产品。截至2025年6月,全市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达187亿元,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3%,平均贷款利率下降1.2个百分点。

菏泽支行创新“信用画像”评估模型,整合水电缴费、纳税记录等20类数据,将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35%。某农资经销商张先生通过纯信用贷款获得50万元周转资金后感慨:“以前没有抵押物根本贷不到款,现在凭信用就能解燃眉之急。”这种金融创新显著提升了资金可得性。

数字化转型赋能,拓展市场空间

菏泽实施“万商上云”计划,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个体工商户数字化转型。通过电商培训、直播基地建设等措施,2025年全市超1.2万户个体经营者开通线上销售渠道,带动网络零售额增长67%。曹县汉服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平台,将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市政府联合科技企业开发“智慧商户”管理系统,免费提供进销存、客户分析等数字化工具。市商务局调研显示,使用该系统的商户平均经营效率提升40%,库存周转率提高25%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伟评价:“菏泽的数字化赋能实践,为传统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路径。”

激发市场活力的菏泽启示

菏泽市通过政策精准化、服务便利化、金融普惠化和经营数字化,形成了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系统化解决方案。数据显示,202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68万户,同比增长11.3%,直接带动就业超百万人。这些成效印证了“政府引导+市场驱动”协同机制的有效性。

未来建议深化数字经济赋能,探索绿色金融、碳账户等创新工具应用。同时需关注政策覆盖均衡性,加强对县域及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支持。菏泽经验表明,只有持续优化制度供给和服务生态,才能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